民航四川地区1+7+N通航共管委第一次会议正式召开

  2025年3月28日,民航四川地区1+7+N通用航空安全共同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四川省低空空域运行服务中心召开。会议由民航四川安全监督管理局主办,四川省低空空域运行服务中心承办,西南地区管理局、省委军民融合办相关领导,以及辖区七家通航机场和71家通航企业代表参加。西南管理局副局长吴世杰、四川监管局局长潘学军等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民航四川地区1+7+N通用航空安全共同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试行)》的落地实施展开。省委军民融合办空域处副处长严智在致辞中指出,四川作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试点省份,需以“安全筑基、创新赋能”双轮驱动,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四川监管局相关处室分别解读了机制框架,结合《通用机场管理规定》强调了通航机场安全运营规范化要求,强调了通航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介绍了通航退出机制,宣布了近期通航专项检查计划。会议还邀请了淮州机场就通航机场建设安全管理委员会做经验分享,并指出机场要当好通航安全运行“牵头人”的角色,联合驻场单位齐抓共管促安全,赢得好评。

  在听取各方汇报后,四川监管局局长潘学围绕通航安全治理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通航安全发展形势,针对通航安全突出问题,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飞行训练、空中游览等高危业务风险管控,严查无资质飞行等违规行为;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拓展应急救援、低空旅游等场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融合。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降低通航运营制度性成本,释放低空经济潜力;三是坚持协调联动,构建通航安全共治新格局,依托1+7+N 机制,促进政企信息共享与风险联防,要求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安全形势分析,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形成监管合力。

  西南管理局吴世杰副局长对机制创新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祝贺,他指出,1+7+N 机制是推动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很好的一个尝试,后续将进一步优化与地方政府军方的协同,加速落实低空空域改革,探索建立低空飞行保障服务管理体系新模式引导地方政府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布局,鼓励中小机场增设通用航空服务设施,支持地方开展低空飞行规模化、常态化应用试点他强调,监管部门和通航企业要贯彻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动态优化“放管服”政策,确保措施与当前形势匹配。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四川通航安全管理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治理”转型。通过1+7+N 机制,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将形成监管合力,推动信息共享、风险共防、协同治理。未来,四川地区将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蓝海”提供可复制的安全管理样板,助力通用航空产业成为西南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
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加波浪键打开导盲模式